宁德时代:上市公司应付票据新晋NO.1
近日,宁德时代发布了2022年年报,作为近10年中国成长最快的企业,其应付票据规模逐年上升,截至2022年末,宁德时代应付票据余额为1262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将超越中国铁建成为2022年应付…
展示与票据有关的知识干货。
近日,宁德时代发布了2022年年报,作为近10年中国成长最快的企业,其应付票据规模逐年上升,截至2022年末,宁德时代应付票据余额为1262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将超越中国铁建成为2022年应付…
近期,无意间看到中国人民大学宋华教授在2022年10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破局》,文章对电子债权凭证的观点与近期票交所孔燕副总裁发表的文章部分观点不谋而合,详见《期刊简读:…
近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孔燕副总裁在金融市场研究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电子债权凭证的发展机理与监管路径》,文章分析了电子债权凭证的业务模式、特点、经济本质、发展动因与风险点,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系该…
随着近期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的召开,票据法的修订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在近日中国行为法学会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建议:应进一步明确票据线下追索无效,可以考虑将《电…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林建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规范电子债权凭证业务规则,将电子债权凭证纳入准票据管理;(2)健全完善对商业承兑汇票的监管机制,明确中央…
2022年11月,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修订发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下称新办法),加强票据承兑和贴现资质管理,建立完善信用约束和风险防控机制,缓解中小微企业票据融资难题,促进票据市场规…
《民法典》采纳“民商合一”编纂体例在形式和内容上使得民商事法律科学化,从而为民商事审判体系化适用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根据。《票据法》是传统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法典》颁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对原《关于…
票据保理业务中,笔者认为需要厘清的问题有三:其一,票据付款请求权能否作为保理业务中应收账款收益权;其二,票据流转的性质如何认定;其三,保理人权利主张路径。本文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
近期ChatGPT大火,给人感觉似乎人类已经来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门口。为此,我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一下ChatGPT,并从一个票据从业者的角度体验了把ChatGPT,观察它能否应用于票据行业。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票据到期日前提示付款,未在提示付款期内再次提示付款,那么持票人是否丧失对除出票人、承兑人之外的其他前手的追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