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9-12
前言
进入2025年,比亚迪汽车销售压力明显加大,同时监管提出对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加强监管,比亚迪过去不爱开票爱收票的模式是否发生改变?近期,比亚迪公布了其2025年中报,本文就将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其应付票据与应收票据的变化情况。
一、汽车产量逐渐受限于销量
2021-2024年间,在新能源汽车的强劲需求下,比亚迪不断扩充汽车产能,通过跟踪比亚迪过去的汽车产量,2021年一季度产量在2万辆/月,2022年一季度上升至10万辆/月,2022年四季度突破20万辆/月,2023年四季度突破30万辆/月,2024年四季度突破50万辆/月。进入2025年,由于汽车销量低于预期,为保持产销平衡,比亚迪月产量控制在30万辆出头,明显低于其高峰期产能。

数据来源:比亚迪产销快报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94万辆,同比增长40.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继续提升至44.3%;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214万辆,同比增长30.9%;销量215万辆,同比增长33.0%,在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比近三分之一。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3713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汽车及相关业务收入3025亿元,同比增长3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3.8%。
二、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
2015-2019年,比亚迪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保持相对稳定,应付票据占比在40%-50%之间;2020-2024年,比亚迪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开始“分道扬镳”,应付账款快速上升,应付票据快速下降。2025年上半年,由于比亚迪营业收入比2024年下半年低22%,比亚迪到期付款规模较大,因此比亚迪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均出现下降,2025年6月末,比亚迪应付账款余额为235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7%;应付票据余额进一步下降至14.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8.3%,应付票据占比仅为0.6%。

数据来源:比亚迪财报
比亚迪应付账款的快速增长与应付票据的下降,与其推广使用迪链(比亚迪签发的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密切相关。进入2025年,监管层面对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提出监管要求,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多家车企也宣布将付款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以内,比亚迪是否会在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配比上进行调整值得关注,目前来看,尚未看到这种迹象,应付票据的占比进一步降低。
三、依然爱收票
2025上半年,比亚迪收到的票据通过贴现和背书的规模达1592亿元,同比增长27.8%,略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2025年6月末尚未到期的余额为1151亿元,同比增长10.2%,较上年末下降25.8%;此外,应收款项融资科目下还有银行承兑汇票40亿元。2015年以来,比亚迪应收款项融资中票据余额、已背书和贴现银票未到期余额数据如下:

数据来源:比亚迪财报
可以看到,由于票据利率依然维持超低位运行,比亚迪依然将其所收到的票据大部分用于贴现或背书。此外,大家可能会疑问,为什么比亚迪收到的票据同比大幅增长,但未到期余额却较上年末显著下降呢?这是因为比亚迪去年汽车销售前低后高,下半年收到了大量票据(2159亿元),这些票据在今年上半年陆续到期,从而导致未到期余额大幅下降。
2025上半年,比亚迪贴现和背书了1592亿元的票据,也就是说比亚迪通过销售产品至少收到了这么多的票据;而比亚迪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026亿元,意味着比亚迪销售商品至少40%都是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依然维持此前几年的支付结算模式,即支付采用迪链,收款采用票据的结算方式,依然不爱开票,爱收票。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票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