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9-4
前言
票据市场在供不应求的常态下,票据供给成为影响票据利率的核心因素之一。2025年8月末,排名靠前的100家银行银票承兑余额合计16.39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2297亿元,增长主要来源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
一、银票承兑总体情况
根据qeubee对四大类银行中银票承兑余额前100名银行的统计,2025年8月末,这100家银行银票承兑余额合计16.39万亿元,较7月末增加2297亿元,环比上升1.4%,较上年末上升5.6%,占全市场银票承兑余额的93%。股份制银行、国有大行、城商行为银票承兑的三大主力,农商行占比相对偏低。
分银行类型来看,2025年8月,四大类银行中,国有大行和农商行银票承兑余额环比增长较快,股份制银行其次,城商行略有下降。相较于上年末,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增速明显快于城商行和农商行,是2025年以来银票承兑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

数据来源:票交所,qeubee整理
二、主要大行银票承兑情况
2025年8月末,银票承兑余额600亿元以上银行有34家,较上月减少1家,包含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制银行、15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银票承兑余额合计14.26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2040亿元,环比增长1.5%,市场占比81%。
2025年8月末,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位居银票承兑余额前三名,农业银行以银票承兑余额13202亿元依然排名第一,工商银行环比大幅增长7.3%至10299亿元,超越兴业银行排名第二。兴业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一,北京银行在城商行中排名第一,广州农商银行在农商行中排名第一。

数据来源:票交所,qeubee整理
一季度票据承兑余额保持平稳主要是依靠国有大行银票的增长,股份制银行有较大下降;二季度国有大行银票承兑余额明显回落,股份制银行开始发力。上半年银票承兑余额基本没有增长,7月四大类银行银票承兑余额迎来普涨,8月银票承兑余额小幅增长主要依靠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分别较上月末增长1314亿元和926亿元。
从上述各家银行8月银票承兑余额环比增速来看,国有大行中除邮储银行环比下降外,其余5家国有大行均为正增长,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增长较快,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今年以来的增速相对较慢。多数股份制银行增长并不快,渤海银行和招商银行环比增长较快,今年以来增长较快的银行有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城商行差异性较大,头部城商行多数环比小幅负增长,排名前十的城商行只有一家正增长,反而规模较小的城商环比增长较快。头部农商行本月多数增长较快。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票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