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4
前言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票据是否仍有存在的意义?”,提问者疑惑道:“票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融资工具,而非支付工具,并且票据业务还会引发很多问题。现代化的支付方式已经如此发达,票据的存在还有意义吗?”不是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疑问?
一、宏观与微观的“矛盾”
不同群体的人所持观点可能会出现很大差异,在问题寥寥几个回答中,出现了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从宏观上看存在诸多作用,比如:票据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具有调整信贷结构、引导资金流向的功能;票据有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票据可以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等。
另一种观点认为,从微观角度看,企业大多对票据评价不高,尤其是商票,认为是变相拖欠企业货款,企业不应该承担票据贴现的成本,应该支付现金。
这两种观点很有代表性,但并不是一个维度上,你很难用宏观上的意义去说服微观那些企业接受票据。
二、只要应收账款存在,票据就有意义
对于第二种观点,持票企业往往将票据与现金支付对比,认为票据占用了企业的资金,票据贴现的成本不应该由持票企业承担,如果说企业间都是现金支付的话,这样想确实是对的。但现实是应收账款普遍存在,伴随经济下行应收账款规模还在不断增长。
第二种观点在票据的参照对象上选择有问题,更恰当的参照对象应该是应收账款。票据不仅是一个支付工具,更确切的说票据其实是一种标准化的应收账款,因“账期”的存在必然会有融资属性。而从目前来看,在一定场景下,票据相较于应收账款确实更有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央行提出“应收账款票据化”的原因。
当然,目前票据市场也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并不是没有改进的空间,比如针对企业反馈票据账期过长的问题,1月初发布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将票据的期限缩短为6个月。
所以我说只要企业间还存在应收账款,还有账期,票据就有其存在的意义。当然也不排除未来会出现一种新的更有效率的标准化应收账款来取代票据。
–
文章来源于票风笔记,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