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1

前言

2022年3月11日,“两会”正式闭幕,本文整理了今年两会期间关于票据的各种声音,其中焦点在于规范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从近几年两会声音来看,从顶层机制上改善票据市场制度的建议越来越少,更多是企业家代表对票据的不满,尤其是商票。提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啊!

一、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在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方面,要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清欠。

二、黄建平:多途径防控商票风险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黄建平提交的是《关于多途径防控商业承兑汇票风险,为制造业营造安全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建议》,主要观点为:

近两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引发的经济发展压力,一些企业出现了商业承兑汇票大规模逾期未兑付情况,加剧了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危及供应链的安全发展。

商业承兑汇票基本以承兑人的商业信用为保证,其本质无异于合格‘白条’。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小部分企业资信情况不透明,商业承兑汇票还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而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于商业承兑汇票超额签发、无理拒付等不诚信行为处罚力度偏小。

黄建平建议,应发挥银行体系、票据交易所在商业承兑汇票风险管理中的管理作用和信息披露作用,健全商业承兑汇票的违约惩戒机制,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杜绝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滥用商业承兑汇票,引入权威的外部信用评级制度,多途径防控商业承兑汇票风险,为制造业营造安全可持续发展环境。

三、潘保春:禁止企业开具商票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潘保春提交的是《关于全面禁止企业开具商业承兑汇票的建议》,主要观点为:

调查发现,商业承兑汇票作为变相的“白条”,一度成为祸害中小企业的祸根,直接影响收票企业的资金链。事实上,不仅是中小企业,很多规模以上企业同样深受其害,因为“承兑汇票”致使大量企业的款项打了水漂,很多企业的危机不是疫情,而是被大企业长期严重拖欠货款。

我国商业承兑汇票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在发展初期,商票对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显著成效,有效的补充了社会整体现金不足的矛盾,为企业交易带来便利。但后续由于监管不足、不规范、造假等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变相拖欠货款,甚至是大企业“欺负”上下游产业链的工具。此外,还有很多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到期不能兑付,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而且越是大企业产生的危害越大,成为金融领域和产业链上的定时炸弹。

国家层面也充分认识到商业汇票的风险和监管问题。除了国务院发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外,央行为加强商业汇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市场化约束机制,保障持票人合法权益,于2021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的公告〔2020〕第19号》,明确金融机构办理贴现等票据业务前的信息核对、核实要求,企业作为承兑人信息披露及时准确、信用良好的,鼓励金融机构优先为其办理票据业务,以加强对承兑人信息披露的引导和激励。但是很明显,仅仅依靠信息披露解决汇票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把企业信用纳入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商票的开具,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兑付风险,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难点,更是推进依法治国,保证上下游企业经营权利的障碍。而且商票作为企业融资工具,其贴现成本无形中转嫁为企业的融资成本,这与减轻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号召也是背道而驰。

综合以上,如今我国金融领域已经比较发达,各类金融工具比较齐全,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更有信用保障的方式实现融资需求。因此,我建议全面禁止企业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在依法治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及其他金融工具实现更加健康的融资需求,在保障各类企业经营权益的同时,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依法治企的深度发展。

四、沈德法: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沈德法关注到“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的行业热点,并提出建议。

今年1 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就《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加快修订出台相关政策,有利于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奠定金融秩序基础。”沈德法说。

针对李克强总理提到的“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对商业承兑汇票出票人进行全面资信等级评估;对出票人出现大额逾期兑付的情况由监管机构以一定形式予以警示并公告。

二是加强风险防控,对商业承兑汇票出票人承续的最高承兑余额做出限额规定,比如不得超过出票人净资产一定比例,防止利用商业承兑汇票延期支付功能变相或过度融资;对商业承兑汇票出票人设立商票承兑资金保证金账户,按资信情况交存一定比例保证金并由金融机构监管。 

三是加强承兑期限管理,建议对商业承兑汇票期限区别管理,根据企业资信情况、票面金额大小、承兑余额等,对最长承兑期限进一步进行针对性约束,根据承兑能力确定最长承兑期限。


文章来源于票风笔记,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