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信贷口径会调整吗,如何调整?
于我而言,《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最大看点不在对真实交易关系的强调,也不在于票据期限的缩短,而在于票据的信贷口径调整。《征求意见稿》删除了贴现和转贴现纳入信贷口径的条款,…
展示与票据有关的知识干货。
于我而言,《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最大看点不在对真实交易关系的强调,也不在于票据期限的缩短,而在于票据的信贷口径调整。《征求意见稿》删除了贴现和转贴现纳入信贷口径的条款,…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企接二连三的爆雷、地产公司股票跌跌不休,债券也是动不动跌停,土地招标流拍,地方政府出台房价“限跌令”等等,房地产行业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那房地产拐点真的到了吗,还是像以前…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 ,对“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进行了专题阐述,本文予以摘录,我认为对大家理解房地产贷款调控思路会有很大帮助。
本期继续讲票据贴现与转贴现业务的会计制度研究。关于这一块内容我认为这篇文章讲的并不完善,没有直指核心问题,也没有提出方案并评估其影响。事实上,我认为已贴现票据之所以迟迟未被移出信贷资产,在于目前找不到…
近年来,票据的资产属性该如何划分一直是讨论的热点,将票据贴现移出信贷规模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实际上这涉及到票据业务的会计制度。近期,中国票据研究中心发布了一篇工作论文——《票据业务的会计制度研究》,文章…
2021年3月4日,两会正式拉开序幕,全国人大代表是否会就票据提交有关提案或建议值得关注。从过去来看,两会对于票据有正面、负面影响的提案都有,正面的诸如修改票据法,负面的甚至有建议废除票据的。近日,全…
美国的银行承兑汇票市场起源于20世纪初,可谓是与英国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同宗同源,均将银行承兑汇票主要用于国际贸易中的汇兑;由于某些特殊原因,美国银行承兑汇票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经历短暂的繁荣…
现代意义上的承兑汇票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在此后的两百年,英国票据市场从兴起到繁荣,再到衰弱。这其中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对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又有什么启示呢?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王国刚教授在《中国金融》发表文章——《“十四五”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重心》。文章指出,当前我国依赖于银行的纵向金融过于发达,而依靠商业信用的横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并提出要以商业承兑汇票为…
2016年12月8日,在上海票据交易所开业运营当天,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与规范》。文章对票据市场在经济金融中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并对当时票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